
這幾天,中林廣西國儲林賀州基地的干部職工滿心歡喜,因為在中林廣西公司國儲林賀州事業部和地方政府部門的合力推動下,終于拿到了國儲林項目“紅本本”不動產權證。這是賀州市昭平縣頒發的首批國儲林項目不動產權證書。
“大家都很興奮,因為我們的林地和房子一樣,有了多年不變的不動產權。昭平縣首份國儲林項目‘紅本本’是我們努力推動辦理的,這極大增強了地方政府和我們一起發展國儲林事業的信心和底氣。”賀州事業部職工袁航高興地說。

▲中林廣西國儲林賀州事業部干部職工與“紅本本”合影留念
獲證后,中林廣西國儲林賀州基地的林地范圍和面積更加清晰。更重要的是,如果將來有林木采伐、融資和林下經濟項目等需求,都可以憑借此證直接推動相關業務辦理。
近年來,中林廣西公司緊緊抓住集體林權改革契機,通過深化與林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的溝通交流,大力推進國儲林項目確權登記工作,為國儲林規模化經營、盤活森林資產和創新融資渠道探索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中林廣西國儲林賀州基地
從2023年起,中林廣西按照“示范引路、先易后難、全面推進”的原則,確定賀州市昭平縣作為中林廣西國儲林賀州基地權證辦理的先行試點。通過深入林地一線結合無人機影像航拍等方式,高質量開展森林資源調查,全面建立森林資源數據庫,一線事業部及生產管理部門嚴格開展外業質量檢查和內業數據審核,合力完成“落地上圖”,確保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
“今年,我們采用了無人機航拍結合林草一張圖等技術手段推動完成國儲林收儲工作,效率比之前高很多。”

▲職工使用無人機開展林調
林權地籍調查是國儲林林權不動產登記過程中確定土地權屬、明晰產權的主要手段,是規范化開展林權登記的重要基礎。但在工作推進中,由于歷史原因和不同時期的技術標準,大多存在界址標識模糊、實地勘測難度大等問題。
依托精確森林資源調查數據,中林廣西在地方政府、地方自然資源部門和林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召集相關林場和村鎮開展集中數據核實比對,以林調數據整合為“主線”,以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為“抓手”,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逐地、逐林建立問題臺賬,明確工作措施、時限和責任人,持續推動確權工作取得進展。

▲昭平縣首批國儲林項目不動產權證打證掃描現場
法律合規部門持續暢通信息資源渠道,精準把握不同時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與國儲林事業部門在尊重歷史和相關林場的前提下,逐項推動林地登記信息、界址界限、權屬交叉、地類重疊等多個問題“破題起勢”,為權證落地發放提供強大支持。
“截至目前,我們新獲準不動產權證5.7萬畝,累計辦理權證16.6萬畝,辦證率居前列,積累了廣泛經驗同時,也更加堅定了高質量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的信心”。
此次國儲林不動產權證的“落地”,是中林廣西在國儲林建設中有力踐行“深化林權制度改革”邁出的關鍵一步。不僅有力有效保障了各方合法權益,也為中林廣西下階段開展森林多層次多功能經營等業務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中林廣西公司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推動破解地方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工作量大等難題,積極深入參與廣西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為進一步激活“綠色不動產”、持續拓寬“兩山”轉化路徑、央地聯手共建高質量國家儲備林基地貢獻力量。